【国学名言】人而不仁,如礼何
 

【国学名言】人而不仁,如礼何


点击上方"亚泰国学网"关注我们

【国学名言】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译一: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译二: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音乐吗?”

【注释】

1、出自《论语》。

2、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3、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仁”与“礼”和“乐”的关系。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来源吧?

4、孔子这一要求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也是有参考价值的。一个人对别人的礼貌是不是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个人是否有诚意。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尊重老师,但是一毕业后就大骂老师,那样的礼貌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敷衍而已,是欺骗别人,更是欺骗自己。如果说,“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那么,“仁”则是这个核心的基础。

        5、礼,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指法律等规章制度;乐,虽然指的是音乐,但这里应是泛指艺术。礼乐相对仁而言,都是形式,都是载体。礼乐中所包含的仁,即爱,才是核心,才是内容。有了爱的礼,才有灵魂;有了爱的乐,才有生命;有了爱的法律,才有正义;有了爱的艺术,才有人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长按.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