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言】放于利而行,多怨
 

【国学名言】放于利而行,多怨


点击上方"亚泰国学网"关注我们

【国学名言】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无论是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事,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

【注释】

1、出自《论语.里仁》。

2、放:包含“放弃、放纵”的意思。

3、怨:别人的怨恨。

4、本句谈义与利的问题。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5、孔子认识到极端自私的求利心理与行为对人心社会有腐蚀作用,因此孔子指出为人处世和从事政治“放于利而行,多怨”,孟子指出政府行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6、道家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理论、社会实践方面创立了“人本”的思想观点,主张通过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繁荣,道家尖锐批判了以天下为根本的政治观点,认为这是“悉天下奉一身”的罪恶表现,在社会制度上主张以维护私有制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大同”。

7、道家主张不损害个人利益,也不能侵犯个人利益,只要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保障,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不受到侵犯,甚至包括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的利益不受侵犯,把不受侵犯的个人利益加在一起就是社会的利益得到保障,只有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整个国家才能是真正的繁荣。道家的这种思想对今天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卓越的作用。

       8、孔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利益欲望有其正当的存在理由。孔子甚至说过“富可而求,虽执鞭之士,亦愿为之”。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是一个极成功的工商巨子,孔子称赞他为珍贵的“琏瑚”。谋利而能利已济世,取利而不妨人以取怨于天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长按.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