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言】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国学名言】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点击上方"亚泰国学网"关注我们

 

【国学名言】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做到仁,为什么要能言善辩呢?”

【注释】

1、出自《论语.里仁》。

2、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3、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4、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5、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6、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7、孔子认为,一个人若有仁爱之心,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从纯净的本心本性流露出来的,无我无私,清清凈凈,无需太多语言。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着贪嗔痴,要从他人处获取他所想要的,或去除心中所不想要的,自然就会用伶牙俐齿、花言巧语去说。这样的言语是经过修饰的,或是带着表演性质的,缺少真诚真心,与本心本性是相违背。其实每个人都有纯净的本心本性,自然会感觉到的。

       8、在春秋时代人们以佞为贤而有此议论,孔子为了不让以贤为佞泛滥,防其流弊,才说“焉用佞”。正如,今日生活的节奏快,人心浮躁,自然就有人出来呼吁:慢下来,停下来,静下心来,倡导过慢生活。两者是异曲同工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长按.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