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国学名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点击上方"亚泰国学网"关注我们

【国学名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能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注释】

1、出自《论语.八佾篇》。

2、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3、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4、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5、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6、本句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7、古代乐舞分等级,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佾,古代乐舞行列。八佾指舞者人数纵八人横八人,八八共六十四人;依此类推,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春秋时期,季氏是大夫,理应只可享有四佾之乐舞,但他竟胆敢僭用天子之八佾,孔子得知其事,愤然斥之。历代沿袭,礼仪、乐舞、奏乐等等,均有等级之别,不得擅自逾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长按.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