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国学名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点击上方"亚泰国学网"关注我们

【国学名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采,人就会显得粗俗,文采胜于质朴,人就会显得表面浮夸,文采和质朴搭配得当,既质朴又文雅,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注释】

1、出自《论语·雍也》。

2、质:本质,质朴。

3、文:学问,文采。

4、则:就。

5、野:粗俗。

6、史:虚饰,浮夸。

7、彬:文质兼备的样子。

8、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9、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10、“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

       11、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礼节习惯,这些礼节习惯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变成表面的一种形式,而忽略了它本来的作用。孔子提醒人们,不要太注重表面的形式,要回归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写文章亦是如此,辞藻华丽,内容空洞,就是文胜质则史,反之就是质胜文则野,既有中心思想的突出,还要有适当的语法修饰,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长按.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