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慧言丨放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人生如饮茶,无非是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是人生的加法,“放得下”是人生的减法。

放下是一种拥有,放下是一种修行。

懂得放下,才能更好地前行。

1

放下名利

苏轼曾在一首词中写道: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扪心自问,那些虚名浮利,当真值得我们穷尽毕生精力去追求吗?

俗话说得好: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事不过三餐。

名是丝、利是线,一圈一圈,把人缠绕成一个透不过气的茧。

贪恋的越多,负担也就越重;放下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

当你学会放下,世界就在你手中。

2

放下恩怨

北宋“新旧党争”中,王安石为新党领袖,苏轼则是旧党中坚。

由于政见不同,两人恩怨纠缠数十载,期间大小争斗无数。

然而,苏轼被贬黄州时,却特地绕道江宁,探望早已退隐田园的王安石。

两人在江宁府谈天说地、畅聊诗文,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轼写道:“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也忍不住赞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至此,宦海恩怨尽,文坛佳话传。

人活在世上,难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不投契的人。

与其斤斤计较,不如一笑置之。

心灵是一个有限的容器,塞满了仇恨,就容不下美好。

放下恩怨,宽容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3

放下悲伤

苏轼人生中最艰难的十年,先后经历了丧母、丧妻、丧父的打击。

至亲之人相继离去,留给苏轼的无疑是巨大的悲伤。

被迫体会着生命的无常,苏轼却没有放任自己沉沦。

他于丙辰年中秋,挥毫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彼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已有四年未曾相见。

失意的词人不写凄凉之语,只愿远方的亲人能够平安、健康。

《宋史》评价兄弟二人:“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放下潜藏在心底的忧伤,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亲人。

凡事朝前看,才能遇见更好的明天。

4

放下执念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

人一旦抱着执念不放手,就好像钻进一条死胡同。

进,无路可走;退,心有不甘。于是非要撞得头破血流。

世上没有钻不出来的死胡同,只有不会拐弯的死脑筋。

苏轼一生仕途波折,曾经多次被贬,足迹遍布半个中国。

命运给了苏轼最深的恶意,可他却把这一切轻轻放下。

在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儋州,他写道:

“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放下心中固守的执着。

放下了,看开了,心就没那么累了。

心无所累,才能过好这一生。

放下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解脱。

学会放下,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来源:儒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