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全国唯一的满族戏曲剧种诞生在哪里?
 


 

  壮美的松花江在松嫩平原与洮儿河、嫩江汇合之后,调转水头流向东北与拉林河汇流,就在这两江两河大交汇、大转弯的地方,有一座历史悠久、朝气蓬勃的年轻城市--松原。这里,有一种代表其文化品牌的地方戏曲--松原市满族新城戏,是全国唯一的满族戏曲剧种。

日前,记者采访了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王东昌,他为我们讲述了满族新城戏的由来和发展。

从八角鼓到新城戏

 

满族新城戏的母体是扶余八角鼓。这是一种在松原故地老扶余境内流传的曲艺说唱艺术,最早由北京传来,称“京八角鼓”。后经当地人流传演绎,吸收了本地的民间说唱元素,形成了具有扶余地方特色的表现形式,被人们称为扶余八角鼓。到建国初期,扶余八角鼓的演唱形式有的已具有了许多戏曲元素。

据王东昌介绍,1959年以前,东北地区还没有自己的戏曲剧种。有专家考证,满族入关之前,曾有过本民族的剧种叫“朱尔春”(满语歌舞戏) ,可是现代人谁也没见过“朱尔春”是什么模样。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东北视察,提出了东北应该创建自己的地方剧种的号召。我省积极响应,开始创建吉剧。在此影响下,全省的十几个市县也都组织人力创建自己的新剧种。扶余县也成立了创编委员会,开始了新剧种的创建工作。

工作开始,首先研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用什么曲种做扶余新剧种音乐唱腔的母体。大家锁定了三个音乐(唱腔)基调,认为以东北二人转、驴皮影戏(影调)、扶余八角鼓(说唱曲牌)三者均可。经过再三权衡,反复论证,最终选用了扶余八角鼓。此决定不仅把近300年历史的扶余八角鼓传承了下来,还将它发展成了全国唯一的满族地方戏曲剧种。

在主创人员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潜心研究下,以流传于吉林扶余民间满族说唱艺术“八角鼓”曲牌音乐作为唱腔基调,并且大量吸收了满族民歌、汉军旗、太平鼓音乐、清宫舞乐、庆隆乐舞等满族音乐,以板式为主、兼用曲牌而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新地方剧种终于诞生了。这一新剧种唱腔悠缓恬静、委婉动听、高亢铿锵,具有浓烈的感染力和较强的震撼力。

据王东昌介绍,1960年,经过努力排练了第一个剧目《箭帕缘》,以新城戏剧种名称对观众公开演出,当年一炮打响,轰动了扶余县。尔后,扶余县决定从评剧团抽调20余名骨干,又从各中学中招考了一批学员,于196010月正式成立了扶余县新城戏实验剧团。之后,又移植演出了《刘三姐》《乔老爷上轿》《刘海戏金蟾》等戏,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赞赏。

196112月,吉林省文化局在长春召开全省新剧种工作会议,将《箭帕缘》调到大会展演。由于它的唱腔保留了八角鼓音乐委婉抒情、优美动听、个性鲜明的优长而得到了与会同行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还受到了北京专家(中国评剧院院长)胡沙等人的称赞和肯定。自那次会议后,全省新建的10来个新剧种相继“夭折”下马,唯有新城戏理所当然地保留传承了下来。

确立满族民族属性

 

新城戏诞生后,受到广泛好评,观众反响热烈。为提高新城戏剧种的艺术水平,剧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下大力气培养自己的艺术人才,从而壮大了新城戏的演出阵容。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新城戏又先后创编和移植了《战风沙》《斗县官》《江姐》等20多出大小剧目。总共演出1400余场,在不断的排练和演出中,新城戏的音乐唱腔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各种影视、歌舞、小品等“五花八门”的艺术样式的骤然兴起,观众的审美意识和观看兴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戏曲的喜好热情逐渐淡化,大部分戏曲院团均受到了冲击,当然新城戏也不例外。

王东昌回忆说,大家不甘心将流传近300年的八角鼓艺术送进历史博物馆啊,他们在苦苦求索着新城戏的生存与发展之路……正当人们陷入“窘境”时,我国著名戏曲家马彦祥先生在一篇论文中明确认定:“由于新城戏是由满族八角鼓为基调发展而成,应归属于满族戏曲剧种”,由此新城戏确立了民族属性。

属性的确立如春风扑面,大家情绪高涨,干劲十足,自此投入到新城戏“回归老基地,实现满族化”的再次创业中来。他们着手创编了反映满族历史生活的剧本,把音乐唱腔回归到“八角鼓”老曲牌的旋律之上。

1984年初,首部反映满族故事的新编历史剧《红罗女》终于诞生。此剧鮮明的满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当年在建国三十五周年庆祝活动中,省政府将《红罗女》调到长春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    

1986,剧团又排演了第二部历史剧《绣花女》,它在音乐唱腔、表演形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使满族特色更加鲜明浓烈,满族新城戏再次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同时获得了奖项。

1990年初,剧团邀请我国著名戏剧活动家、评论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副会长曲六乙先生来扶余指导创作,选定了辽金时代完颜阿骨打“兴兵伐辽”的故事。

这个戏剧于1992年参加了文化部在山东淄博举办的“天下第一团” 优秀剧目调演,它浓重的满族特色和高品位的艺术风格,轰动齐鲁,征服了专家,贏得了观众的称赞。大会破格授予此剧优秀剧目、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编曲、优秀表演等十三个奖项,被誉为“全能冠军”。

通过几部戏的成功排演和多年的积累,新城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演程式”。大家知道,弓马骑射、能歌善舞是满族的优长,这些满族舞蹈给新城戏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满族先人崇拜“海东青”(满族神鹰),男演员的身段“山膀”则模仿鹰的翅膀;体现满族妇女左手于背、右手于额前习俗的“三道弯”(如抿鬓、抹眉)动作,提炼了敦煌壁画的“动态”元素、满族踩寸子的身段造型,充分展示了满族妇女,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的人体曲线之感和阴柔之美,这些表演程式均在几部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精品迭出屡创辉煌

 

和新城戏一样,剧团同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58年,扶余县成立新城戏实验剧团;1970年,被改为扶余县文工团;1978年恢复为扶余新城戏剧团。

1999年,剧团由扶余县上划松原市,因此更名为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

2003年,剧团曾赴韩国友好访问演出。得到外国友人及专家的好评。2005年,创作排演了满族新城戏《皇天后土》,曾参加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银奖头名。2008年,排演了大型历史大剧《洪皓》,于年末公演,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综合大奖,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金奖头名”,同时荣获编剧、导演,作曲,表演,舞蹈设计,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等诸多单项优秀奖。

王东昌清晰地记得,此剧还多次奉调到北京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演出,演出期间,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赞誉。

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剧团成为公益事业单位,因此更名为“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主要从事满族新城戏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展演等工作,系省级“非遗”单位,享有“天下第一团”的美誉。2014年剧团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

2017年,在团领导的带领下,复排了《铁血女真》,此次复排不但将这部经典巨作传承了下来,还使一代年轻演员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01811月《铁血女真》赴浙江舟山,代表松原与舟山两个城市文化交流进行演出,赢得了当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两个城市的友好往来作出了贡献。在上海“周信芳戏剧空间”参加了29届“上海白玉兰”的评奖演出,演出结束后,戏曲界的专家、学者对此剧进行了深度的研讨,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另外,此剧还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2018“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演出,来自全国各个院团的专家同行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称赞。

20188月,剧团创作排演的现代新城戏《哈达山下》一举获得成功,演出期间,不但观众鼓掌叫绝,还赢得了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此剧在“吉林省2018年优秀戏曲剧目汇演”中荣获吉林省舞台艺术“桃李梅”剧目奖,两名主演分别荣获“桃李梅”表演奖。

近年来,剧团除秉承多排戏、排好戏、出精品之外,还花大力气培育了几代艺术人才,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演员(伴奏员)均在团里挑起了“大梁”,成为了“台柱子”。     

某种艺术的生长和成熟,并不一定单纯靠时日的积累,主要在于它集合众多艺术元素,融汇变异从而形成自己赖以独立存在的特质。满族新城戏年仅“50多岁”,却以惊人的成绩令人瞩目。此剧团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核心因素就是不离根基、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传承发展“薪火相传”,正是这样才使她青春永驻,形成了特色浓郁的满族戏曲风格。让我们共同期待松原市满族新城戏再创辉煌、再攀高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微信公众号为非营利性质,提供内容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交流和学习之用,只供用户浏览参考;所有文章内容中所占立场,均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所占立场,如有版权异议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