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靶向药物的血管抑制作用系列介绍之三
 

异常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病情进展的必需步骤,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控制肿瘤生长最有前景的疗法之一。 

  英国剑桥大学药理系樊台平教授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同研究《The angiosuppressive effects of 20(R)- ginsenoside Rg3》,对人参皂苷Rg3的抗血管生成效果进行了评估。 

  试验中发现Rg3可以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HUVEC形成毛细血管的作用,并能显著减少VEGF诱导的HUVEC趋化侵袭性和大鼠主动脉环离体微血管生成。 

  此外,在一项基质胶塞分析中,Rg3显著降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血管生成作用,同时在接受过Rg3处理的主动脉环培养上清液中发现MMPs的明胶分解活性有所降低。 

  该项研究证实了20(R)-人参皂苷Rg3通过其血管抑制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说明Rg3参一胶囊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作用。 

      

  图1为Rg3对HUVEC毛细血管形成影响。未加入VEGF(图1A)可见Rg3明显抑制毛细血管形成。分支点数目由52±3(对照组)减少为Rg3(10nM)18±4(Rg3处理组)(p<0.001)。单纯VEGF存在下,可刺激分支点形成,其数量由每孔的52±3(无VEGF对照组)上升为78±5(VEGF对照组)。加入Rg3后,VEGF诱导的毛细血管形成减少,分支点数目由78±5(VEGF对照组)减少为40±5(103nM Rg3处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1B)。 

       

  血管形成的最早期步骤之一即侵入基底膜,内皮细胞向血管形成刺激处迁徙。Rg3对HUVEC迁徙的影响通过趋化性试验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HUVEC通过基质胶涂层膜暴露于含有VEGF的培养液中。图2B显示VEGF(25 ng/ml)可以显著诱导HUVEC从上层小室迁徙至下层(P<0.001)。在有Rg3(1-103 nM)的情况下,HUVEC经过膜迁徙的能力下降超过50%,具有统计学意义(1-102 nM Rg3,P<0.05;103 nM Rg3,P<0.01)。 

        

  为检测Rg3对HUVEC蛋白酶产物的影响,将主动脉环芽生分析的培养上清液收集,并对其进行明胶酶谱法检测。如图3A所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存在可以消化明胶,并产生一系列的清晰亮条带。定量研究结果如图3B、C和D所示,Rg3减少了分泌性MMP-9、proMMP-2和MMP-2的明胶分解活性,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这与对于主动脉环芽生过程的抑制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