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
首页>建材产业新闻

水泥技术网: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难点及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3    字号:【

  

   

   

  水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水泥行业也一直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之一。2024年年初,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245号),文件要求“到2025年底,重点区域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重点区域水泥熟料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这标志着水泥行业全面实施所有生产环节超低排放改造的开始。 

  长期以来,企业和监管部门重点关注有组织废气除尘、脱硫、脱硝的达标排放。由于无组织排放存在排放点位多、分布广、形式复杂等特点,加之水泥生产特性,造成了不好改、不会改、不想改的问题。 

  政策文件要求无组织排放应收尽收,产尘点及生产设施无可见烟粉尘外逸,厂区整洁无积尘。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无组织排放改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出了合理的改造建议,为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1、无组织排放改造难点 

  1.1 物料储存物料堆棚是企业散装物料的最大堆存场所,卸车、堆料、上料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约占企业无组织粉尘排放总量的50%左右。不同企业受限于地形、生产线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场条件,物料堆放区域与料棚内转运道路分区不清晰,运输车辆卸料和装载机上料作业过程中无组织扬尘较为严重。料棚大门无法做到即开即关,导致粉尘外逸。部分协同处置固废的企业,尤其是储存生活垃圾和污泥时,料棚封闭不严,难以形成微负压,造成废气无法有效收集。 

  1.2 物料输送多数水泥企业采用皮带输送方式进行物料转运,据统计,一般情况下一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约有带式输送机45条,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约有带式输送机68条,这些带式输送机通常为低速皮带,不易起尘,但是皮带起点、终点、中间涉及转向、落差的环节会产生粉尘。部分企业建厂时未合理规划石灰石、熟料等物料的转运,造成运输车辆短倒、装载机露天转运等情况。 

  1.3 生产工艺部分企业石灰石、原煤、混合材等物料破碎环节,上料口无集气罩或集气罩安装不规范,导致除尘器集气效果不佳;水泥包装机自动化程度较低,封闭不严或负压不足,无组织管控难度较大。 

  2、无组织排放改造思路 

  2.1 建立无组织排放源清单针对以上问题,企业需按照物料储存、物料输送、生产工艺环节建立无组织排放源及控制措施清单,包含生产工序、无组织排放源名称、治理设施配置情况等。 

  无组织排放源清单一般采取现场核查的方式,对照无组织现场核查记录表,对所有工序进行现场踏勘并记录,判定无组织排放是否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并提出改造方案及治理措施。 

  2.2 物料储存石灰石、页岩、黏土、铁粉、石膏、原煤等块状物料应建设封闭料棚储存,物料堆放区域与料棚内转运道路合理分区,做到路料分离;生料、干粉煤灰、矿渣微粉、成品水泥等粉状物料采用筒仓、储罐等密闭方式储存,不允许物料露天堆放。 

  料棚内部应根据物料属性、作业方式,采取合适的抑尘措施,如石灰石采用车辆运输和皮带运输时可分别采用雾炮和微雾的抑尘方式;料棚内物料转运作业产生的粉尘,可采用AI智能雾炮,做到精准治污,减少喷水量;料棚车辆出入口安装快速自动门,自动门打开和关闭时间宜<10 s,确保出入口保持常闭状态,避免粉尘外逸;堆放生活垃圾和污泥的料棚进行密闭,并安装压力表,时刻观察车间是否处于微负压状态。 

  2.3 物料输送运输皮带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廊道封闭,荷载不足的,应加固后封闭。尽量降低运输皮带转运点上下衔接设备的高差,适当加长皮带机受料段的导料槽长度,在皮带受料点、落料点设置集气罩并配套除尘器。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运输车辆短倒和装载机露天转运的情况,必要时对厂内转运车辆进行苫盖。返程皮带可在机头返回皮带前端增加高压吹扫除尘箱,改善机头返回皮带二次落料扬尘的问题。另外,可采用物料运输皮带气流除尘技术,根据各条皮带带速、颗粒物大小、物料密度、物料干湿度等因素,制作空气动力模型,设计出整套导流模型,以达到气流汇集和负压状态,使粉尘浓度控制在8~500 mg/m3  

  2.4 生产工艺石灰石、原煤等物料破碎设备应遵循“通、近、顺、封、便”的原则进行封闭,提高集气效率,并配套除尘设施。包装车间应进行全封闭,同时包装机进行二次封闭,并配套除尘设施。条件允许的企业可以采用全自动包装机、自动装车机等自动化设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2.5 监测监控体系建立监测监控体系包括生产过程、治理设施运行监控、总悬浮颗粒物、厂区环境质量监测、清扫车定位装置、洗车台压力表和流量计、喷雾设施数据采集模组等,具体要求如下: 

  1)在燃料、原料储库进出口、熟料生产各工艺下料口及输送通道、协同处置固废车间顶部和进出口、产品发运通道等位置安装高清视频监控。 

  2)在生产工艺和物料输送等主要产尘点密闭罩、收尘罩周边设置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监测仪,通过监测数据反映其无组织排放情况;在厂界四周、燃料、原料储库进出口,熟料生产、水泥粉磨、发运等区域或车间进出口,货运道路路口、长度超过200 m的货运道路中部设置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监测PM2.5PM10等参数;在氨罐区及氨气易泄漏点位安装氨气泄漏检测设施。 

  3)清扫车安装定位装置,记录行车作业轨迹;洗车台安装压力表和流量计,记录冲洗压力和流量;喷雾设施安装数据采集模组,记录运行电流信号。 

  2.6 环保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建设建设环保管、控、治一体化平台,以无组织排放源清单为基础,将生产设备、治理设备、监测设备等运行状态数据集中接入,全方位、多维度采集全厂治理与生产活动,同时将集中监控监测体系数据接入一体化平台系统,以快速、精准、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查询调阅、统计分析、污染模拟、预警预测、智能决策,提高企业全过程精细化环境管理水平,确保持续稳定符合超低排放标准要求。 

  另外,还需要按照规定时限保存监控、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历史视频数据,进出厂运输车辆、厂内运输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基本信息数据,以及自动监测、DCS系统等数据,以备监管部门随时监督检查,同时也是企业“自证合规”的有力证据。 

  3、结束语 

  随着国家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各省市也将陆续出台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水泥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进入倒计时。 

  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行业全工序、全流程大气污染治理水平,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有力支撑。本文通过介绍物料储存、物料运输、生产工艺等环节存在的无组织排放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超低排放改造的整体思路,避免企业在整改过程中走弯路、重复投资,对行业企业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点赞 0
分享到:
总机:0431-84958888     投诉邮箱:crm@yatai.com     扫一扫
Copyright ©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

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478号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吉ICP备11002573号-1
技术支持: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